欧美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无码国产盗摄专区,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你,欧美精品骚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的色哟哟视频在线,播放A级黄色无码不卡视频,日韩一区久久久久久,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琪琪

400-688-2626

保護個人信息再出重拳:五十條以上即構成犯罪、“內鬼”作案認定標準減半! ... ...

來源:澎湃新聞、央視新聞綜合 2017-05-12 11:36:00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京發布,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發布會“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于高發態 ...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在京發布,進一步明確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

△發布會

“近年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仍處于高發態勢。”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顏茂昆坦言,在查辦案件過程中,有意見反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較為原則,不易把握;另有一些法律適用問題存在認識分歧,影響了案件辦理。

上述《解釋》共十三條,包括明確了“公民個人信息”的范圍、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認定標準等十個方面內容,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01

泄露行蹤軌跡信息50條即構成犯罪

對于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的處罰,《刑法》原條文規定: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也就是說,在《刑法修正案(九)》之前,凡是構成此罪的最高刑期為三年。

不過,何為“情節嚴重”?有關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這一入罪要件尚不明晰,缺乏定罪標準。

為此,《解釋》第五條第一款設十項對“情節嚴重”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規定,大致涉及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信息類型和數量。基于不同類型公民個人信息的重要程度,《解釋》分別設置了“五十條以上”“五百條以上”“五千條以上”的入罪標準,以體現罪責刑相適應。

二是違法所得數額。出售或者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往往是為了牟利,基于此,《解釋》將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規定為“情節嚴重”。

三是信息用途。《解釋》將“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蹤軌跡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利用公民個人信息實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規定為“情節嚴重”。

四是主體身份。《解釋》明確,“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認定“情節嚴重”的數量、數額標準減半計算。

五是前科情況。曾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受過刑事處罰或者二年內受過行政處罰,又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人屢教不改、主觀惡性大,《解釋》將其也規定為“情節嚴重”。

與此同時,《刑法修正案(九)》還對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作出了進一步完善。比如,加重法定刑,增加規定“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在此基礎上,《解釋》也對這一“情節特別嚴重”的認定標準作了明確,主要涉及兩個方面:

一是數量數額標準。根據信息類型不同,非法獲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五百條以上”“五千條以上”“五萬條以上”,或者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即屬“情節特別嚴重”。

二是嚴重后果。《解釋》將“造成被害人死亡、重傷、精神失常或者被綁架等嚴重后果”“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者惡劣社會影響”規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02

“內鬼”作案加倍處罰

現實生活中,一些掌握公民個人信息的內部工作人員泄露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也是時有發生,新的司法解釋對“內鬼”作案加大了懲治力度。

對此,《解釋》明確,“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認定“情節嚴重”的數量、數額標準減半計算。

比如一般人提供50條高度敏感信息入罪,如果是從事金融、電信、醫療等部門的人員提供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高度敏感信息的,25條就夠了,這體現了對內部人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從重處罰的精神。

03

網站泄露公民個人信息要擔責

當前,不少網絡運營者因為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的需要,掌握著海量公民個人信息,這些信息一旦泄露將造成惡劣社會影響和嚴重危害后果。對此,《網絡安全法》明確了網絡信息安全的責任主體,確立了“誰收集,誰負責”的基本原則

為進一步促使網絡服務提供者切實履行個人信息安全保護義務,《解釋》第九條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經監管部門責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戶的公民個人信息泄露,造成嚴重后果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條之一的規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定罪處罰。”

04

“人肉搜索”提供個人信息屬非法

司法實踐中,一些網友未經權利人同意,即將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細節等個人信息公之于眾,進行所謂的“人肉搜索”,那么這樣的行為如何認定,此次司法解釋首次進行了明確。

經研究認為,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予以發布,實際是向不特定多數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的行為屬于“提供”,基于“舉輕明重”的法理,前者更應當認定為“提供”。

基于此,《解釋》規定:“向特定人提供公民個人信息,以及通過信息網絡或者其他途徑發布公民個人信息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提供公民個人信息’。”

中國信用財富網轉發分享目的是弘揚正能量
關于版權:若文章或圖片涉及版權問題,敬請源作者或者版權人聯系我們(電話:400-688-2626 史律師)我們將及時刪除處理并請權利人諒解!

相關推薦

規避“隱孕”騙假:應將個人誠信檔案全面引入職場


中國經濟導報城市社會 2017-11-03 15:53:47

廉租房出租等違規行為將納入信用平臺


新民晚報 2016-06-12 09:53:09

中國將正式建立食品藥品“黑名單”制度


中國消費者報 2014-02-25 11:27:02
關于我們 —分支機構 — 免責聲明 — 意見反饋 — 地方信用 — 指導單位: 中國東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調解委員會
Copyright ? 2007-2021 uvlantingkj.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信用財富網 統一服務電話:400-688-2626
備案/許可證號 本站常年法律顧問團:北京大成(昆明)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