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2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分別下調了2016年和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個和0.1個百分點至1.9%和2.0%。不過,在這份報告中的唯一亮點是中國,這份報告將中國2016年和2017年經濟增速預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2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分別下調了2016年和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個和0.1個百分點至1.9%和2.0%。不過,在這份報告中的唯一亮點是中國,這份報告將中國2016年和2017年經濟增速預期分別上調0.2個百分點,至6.5%和6.2%。
在標準普爾和穆迪兩大評級機構紛紛下調對于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后,IMF的舉動可以看做是對中國經濟未來前景的一劑“強心針”。
IMF對于中國經濟增長的調整凸顯了其對中國高層在改革上的認可,也在日前中國公布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數據的大背景下顯得更有據可依。
在3月20日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講話中列舉了一連串的數據,表達了中國經濟一季度將迎來開門紅。
4月8日,中國央行公布3月份中國外匯儲備達到3.21萬億美元,結束了4個月的負增長,實現了去年10月以來的首次月度上升。
國家統計局公布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PPI同比增速延續年初以來降幅持續收窄的趨勢,同比下降4.6%,比上個月改善了0.6個百分點。特別值得關注的是PPI環比在經歷了兩年多(2014年1月份以來)連續負增長之后首次轉正。
4月11日,統計局公布了3月通脹數據,和之前外界普遍預期CPI將在食品價格推動下繼續上行不同的是,CPI同比增速和上月持平于2.3%。食品價格上漲同比增速雖然加快至7.6%
對于上調中國經濟增速的原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上調增速預期是對中國已宣布的經濟刺激政策的反應,IMF指出中國經濟正在從投資驅動轉向消費驅動,服務業的增長將是穩健的。
報告認為,由于產能過剩情況仍然存在,中國工業部門仍將進一步走弱,尤其是房地產和相關上游企業以及制造業。
不過,IMF指出,在中國從投資驅動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轉型的同時,強勁的服務業將成為經濟再平衡的支撐。總體而言,收入增速上升、勞動力市場強勁、支持消費的結構性改革都將在未來推動中國經濟再平衡。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