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已過十多天,遼寧省撫順市的消費者王鶴(化名)并沒有像其他消費者一樣,享受收包裹、拆包裹的喜悅,相反,他在為一部iPhone 6s而糾結——當天他花費數千元參加了天貓上一個旗艦店的活動,希望自己能夠獲得 ...
上一個旗艦店的活動,希望自己能夠獲得作為獎品的iPhone 6s,結果非但沒中獎,獎品還發給了一個似乎“不存在”的消費者,而當他要求店家出示真實的消費記錄時,對方卻以不能泄露客戶隱私為由,拒絕提供相關訂單截圖。這讓王鶴的情緒,由原來的不解上升成了憤怒。
雙十一引發的狂熱正在逐漸降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開始思考和追問:在花樣繁多的網絡促銷活動面前,商家是否應該公布獲獎名單?消費者的知情權應如何保障?平臺方和商家誰該為此負責?
疑惑:中獎人為何“不存在”
11月11日晚,像全國各地的網購者一樣,王鶴坐在電腦前,盯著自己天貓購物車里的物品,等到8點多,他毫不猶豫點擊了“確認付款”的選項。
原來,天貓佰草集官方旗艦店當天舉行了一項活動,每小時訂單金額最高的消費者能得到一部16G、玫瑰金的iPhone 6s。為了參加這個活動,王鶴這一筆訂單消費了4180元。
但11月12號下午18點,店家在微淘上公布的獲獎名單卻讓他傻了眼。
根據商家公布的名單,王鶴查詢到在20至21點這個時間段,中獎人的ID為”chenyue***ong1987”,消費金額為“5459元”。于是,較真兒的王鶴開始挨個兒查看佰草集官方旗艦店內所有物品的成交記錄。
“我一個一個翻雙十一當天晚8點到9點的成交記錄,結果查了一遍下來后,發現根本沒有chenyue***ong1987的任何成交記錄。”王鶴的疑惑越來越重,但謹慎起見,他又發動家人朋友等跟他一起又挨個翻了一遍,“前前后后有五六遍,最后我確認,這個chenyue***ong1987在當晚8點到9點根本沒有買任何東西,獲獎名單肯定有問題。”
于是王鶴聯系該店鋪客服進行核查,該店鋪卻以不能泄露客戶隱私為由拒絕提供相關訂單截圖。
王鶴對此十分疑惑:“如果只是讓店鋪截圖chenyong1987在此期間所下訂單的時間和訂單號,又不涉及收件人等信息,怎么說是侵犯隱私呢?”
不僅如此,王鶴在微博上遇到的三個其他買家,也用相同的方法查詢了對應三個時間段——早8點到9點、10點到11點、晚7點到8點內全店的成交記錄,均發現店家公布的三個獲獎者沒有任何成交記錄。
“就我一個人遇到這種情況不能說明問題,但四個人都遇到這種情況,肯定是獲獎名單造假!”王鶴非常氣憤。
兩天后,王鶴等四人還注意到,佰草集官方旗艦店撤掉了微淘上的獲獎名單以及所有有關送手機的微淘文章——“這不就是做賊心虛嗎?”王鶴質疑。
佰草集:導出數據出了差錯
王鶴主動向法治周末記者出示了四人的訂單號以及和佰草集客服溝通的各種截圖證明等。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目前除王鶴外的其余三人已經得到佰草集旗艦店官方的反饋,稱后臺數據導出有錯,確認其余三人確實應該獲得iPhone 6s,并且其中一名買家還提供了iPhone 6s的發貨信息截圖。
那么,為何王鶴并未收到任何佰草集旗艦店的官方回復呢?
王鶴告訴法治周末記者,自己和其他三名買家是同時向天貓和上海工商局反映情況的,其他三名買家當天就收到了天貓的回復短信,而自己則是在第三天才收到天貓的回復短信。
“天貓工作人員根據店家公布的獲獎名單,去查詢店家的后臺數據,店家才承認這三名買家應該獲獎。”王鶴表示,“而我的情況拖延了三天才被受理,那時店家已經撤掉了獲獎名單,天貓工作人稱自己無權查看其獲獎名單,所以直到現在,我的情況也沒有人解決。”
11月22日下午,記者在阿里旺旺上聯系了天貓佰草集旗艦店的客服,對方確認,雙十一當天確實有送iPhone 6s的活動,但當記者詢問獲獎名單為何沒有公開時,對方表示獲獎名單已經公布在店鋪的微淘頁面上,并表示在“店鋪動態”欄目下。
但當記者打開微淘上的佰草集旗艦店,并將“店鋪動態”從頭看到尾,也未見到獲獎名單。于是記者再次通過阿里旺旺追問客服獲獎名單的位置,客服只是詢問了三次記者的訂單號,并不直接回應獲獎名單的位置等問題。接下來,當記者說自己找不到名單、客服是否能將獲獎名單的截圖發過來時,對方再也沒有回復。
天貓相關負責人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經過客服等部門核實,佰草集旗艦店此前公布的獲獎名單確實有幾個出了差錯,目前已經全部改正,客服將監督并保證iPhone 6s全部寄出;但當記者追問出錯的數目時,對方表示并不清楚。 不僅如此,天貓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客服從賣家處了解到,王鶴的訂單在當晚8點到9點的時間段內為第二大訂單,所以無法獲得iPhone 6s。
但法治周末記者追問為何一個“不存在”的用戶會出現在此前的獲獎名單中時,對方表示店內有幾百頁商品,數消費者成交記錄時難免會漏掉。
那么,除王鶴外的其他三個消費者都發現各自時間段內的獲獎者“不存在”又是怎么回事?當記者再度詢問時,對方則沒有再回應。 最后,當記者詢問天貓是否能監督佰草集官方旗艦店公開當天真實的訂單信息,該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需要買家自己和客服協商。
專家:商家若不提供查驗方法須擔責
北京市威宇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互聯網法律專家滕立章認為,依據法律法規,商家舉辦促銷活動后,消費者針對促銷結果提出合理質疑,商家不能提供查驗方法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我國《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十四條規定:網絡商品經營者、有關服務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信息應當真實準確,不得作虛假宣傳和虛假表示;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八條規定,網絡集中促銷經營者在促銷活動中開展有獎促銷的,應當符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并公示可查驗的抽獎方法,不得虛構獎品數量和質量,不得進行虛假抽獎或者操縱抽獎。
“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當遵循自愿、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商業道德和公序良俗。作為商家,既然舉辦促銷活動,自然有義務就促銷的規則、評判標準、促銷的結果向消費者作出真實、清晰的說明,必須公示可查驗的抽獎方法。”滕立章告訴法治周末記者,但需要注意,未經他人同意,商家確實不能隨意公開涉及個人隱私的內容,如真實姓名、聯系電話、地址等等信息,否則會侵犯他人隱私。
不過滕立章認為,ID名如果不是真實名,則不屬隱私;消費金額等不能與個人身份直接關聯的信息,也不屬于隱私。
“如果商家不能提供可查驗的抽獎方法,則不應進行該種促銷及抽獎活動。促銷活動后,消費者針對促銷結果提出合理質疑,商家不能提供查驗方法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滕立章表示。
此外,滕立章還補充道,目前網絡上會有各種促銷活動,商家在最終解釋時,有時會稱實際情況和系統顯示不一致。
“出現這種情況,首先需要看商家公示的促銷規則,如果促銷規則是以系統顯示為標準,而商家抗辯有黑客攻擊或者其他不可抗力情況導致實際情況與顯示結果不一致,那么商家應當承擔舉證責任。”滕立章說。
觀點:天貓應在核實后判斷商家是否構成欺詐
而在滬江網法務總監林華看來,王鶴及其他三名消費者的遭遇,涉及到消費者知情權和用戶隱私保護權沖突。
“我覺得解決辦法在天貓,因為天貓既在技術上控制了后臺數據,又有權力要求店家提供全部證明,所以可以讓天貓負責核實。”林華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如果后臺數據顯示和獲獎名單不符,商家顯然構成欺詐,因為這里損害的是消費者獲獎的機會成本。
“而平臺有監督的能力和義務,所以消費者可以要求店家讓天貓負責核實,這樣就基本不存在數據隱私泄露,這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林華說。
此外,林華還認為,如果商家拒絕消費者要求核實名單的要求,應該給出理由,比如消費者投訴明顯不合理等,如果消費者能證明自己極有可能受到店家不公平排名的影響,平臺就有義務調查。
滕立章也認為,天貓作為第三方平臺,應當對商家的抽獎促銷等活動進行查驗。
根據《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建立平臺內交易規則,交易安全保障、消費者權益保護、不良信息處理等管理制度;第三方交易平臺經營者應當對通過平臺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者及其發布的商品和服務信息建立檢查監控制度,發現有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應當向平臺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及時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時可以停止對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臺服務。
此外,《網絡商品和服務集中促銷活動管理暫行規定》第七條也規定:網絡集中促銷組織者應當對網絡集中促銷經營者的促銷活動進行檢查監控,發現有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的,應當向平臺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并及時采取措施制止,必要時可以停止對其提供第三方交易平臺服務,并予公示。
“針對無法進行查驗的抽獎促銷活動,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虛假宣傳和促銷活動,天貓平臺應當及時制止,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滕立章表示。
但滕立章提醒,消費者認為自己在網絡促銷活動中受到不公平待遇時,可以與商家進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可以向天貓平臺進行投訴,要求進行調解,或者向消費者協會進行投訴,要求調解,以及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行政投訴。消費者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對比,天貓相關負責人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天貓確實會介入消費者對商家的中獎類投訴,其處理的具體過程是:天貓客服接到消費者投訴后,先收集消費者的會員信息,向商家核實消費者是否中獎;同時會請商家提供中獎名單,平臺會根據商家設置的活動規則對中獎名單做校驗,核實完成后,對消費者作出回復。
“如果查實商家存在欺詐現象,天貓會按平臺規則對商家作出處罰,同時督促并監督商家與消費者積極協商解決問題。”該負責人表示。
“天貓平臺確實對商家的促銷活動的真實性有監督和查驗的權力和義務。”該相關負責人介紹,當此類投訴被受理并解決后,天貓方面會同時在客戶體驗部門的所有熱線端進行信息同步,以備后續有同類消費者咨詢時能夠迅速作出回復。
但他同時認為,消費者也要對網絡促銷有一個清醒、理性的認識。
“很多的網絡促銷、抽獎更多是一種噱頭,互聯網的銷售數據作假相對容易,網絡促銷、抽獎的真實性在缺乏獨立第三方的監管之下,多數難以保證。”滕立章提醒,“消費者在參與網絡促銷時需要慎重閱讀、理解其促銷規則,避免上當受騙。”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