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代刷網店信譽度進行詐騙的手段也層出不窮。廈門思明警方公布了最近破獲的兩起代刷網店信譽度的詐騙案,一起是利用網店賣家找人刷信譽從而騙取轉賬,另一起則先讓買家下單買游戲點卡,再盜取訂單密碼,轉手將游 ...
用代刷網店信譽度進行詐騙的手段也層出不窮。廈門思明警方公布了最近破獲的兩起代刷網店信譽度的詐騙案,一起是利用網店賣家找人刷信譽從而騙取轉賬,另一起則先讓買家下單買游戲點卡,再盜取訂單密碼,轉手將游戲點卡賣掉以套取現金。據悉,兩起案件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破獲案件60余起,涉案金額達15萬余元。
【揭秘】淘寶信譽代刷業務暗箱操作 商家信譽造假“灰色”利益鏈曝光
這些人通過虛假的網絡交易,讓電商在最短的時間內提高信用等級。記者采訪了解到,僅2013年淘寶網絡安全部門查獲虛假交易買家賬號就達800萬家,交易額超過100億元。而這僅僅是已發現的冰山一角。
職業“炒信”買家高峰期每天獲利約千元
家住杭州的網民小胡這幾天很忙,他每天夜以繼日地在網上點擊購買大量的商品,給不同商家好評。不過,他所參與的每次網絡消費都是虛構的,而且,他不用付錢,收到的郵包也都是空的——小胡是一名“炒信”職業買家,他稱:“‘雙十一’這段時間,很多網絡店主希望能提高店鋪信用等級多賣些貨,我們這行的生意也最忙!”
專門負責監控“炒信”行為的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安全運營專員鮑駿介紹,通過虛假的交易信息,買賣者均獲得了各自所需的利益:網店主可以隨心所欲根據自身的需求發布虛假物品成交的信息從而提高相關物品的銷售及店鋪的信譽,達到擴大人氣、快速疊加信譽積分,使自身產品被購買的概率增加。而職業“炒信”買家,每天只要動動鼠標購買物品,便可獲得每筆幾元甚至幾十元的傭金費用。據統計,高峰時期,一位職業“炒信”買家每天至少可獲1000元的傭金。
“淘寶網建立之初即創建了一整套信用評價體系,以期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網絡電商模式,維護電子商務參與者的合法權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余偉民說,“但隨之而來的,就是不斷有人利用網絡虛假交易炒作信用,這對以誠信為基礎的電子商務體系的破壞幾乎是毀滅性的。”
案例一(東南快報)
網店賣家找人刷信譽 遠程操作電腦反被“坑”
今年10月10日,廈門一家網店老板詹某報警稱,其在QQ群上看到代刷淘寶信譽度的廣告,于是便主動和對方聯系,并提出要求買家必須是三星以上的。對方也很快便找到三星以上的買家,一番溝通后,對方拍好網店的一個價值4350元的按摩椅后,為了不被騙,詹某要求遠程操作對方的電腦,付款時可保證直接支付到自己的賬戶中,可沒想到交易結束后,詹某的錢轉給了一個陌生賬戶。原以為遠程操作對方電腦就可以規避上當受騙,沒想到最終還是掉入陷阱。
辦案民警調查后發現,騙子利用詹某遠程操作電腦,在付款網頁彈出時,自己則在鍵盤上按下快捷鍵,將提前設定好的付款鏈接彈出,一時大意的詹某并沒有仔細比對轉賬賬戶的變化,將錢轉到了騙子提前設定的賬戶中。
經過前期調查,辦案民警在11月5日將暫住在集美區的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在現場還發現另一用同樣手段詐騙的犯罪團伙,辦案民警一鼓作氣將另外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經審查,犯罪嫌疑人交代,他們利用賣家找人代刷信譽進行詐騙30余起,涉案金額5萬多元。
案例二
代刷信譽賺利息 買家最終錢財兩空
今年10月初,王某報警稱,上網時一個陌生人主動通過QQ發邀請,讓其兼職代刷信譽度,還稱可日賺百元等。王某信以為真,點擊對方提供的鏈接,一口氣買了147張游戲點卡,價值1.47萬元,交易成功后,準備索要利息和本金時,對方一直稱系統卡住,無法返現,王某這才發現自己被騙。
辦案民警介入調查后,以林某為首的詐騙團伙浮出水面,他們多在泉州、漳州、廈門一帶作案。前日上午,民警在廈門市湖里區一出租房將林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抓獲。據林某交代,他們自今年10月份開始,在網絡上發代刷信譽度的信息以此詐騙,前后作案30余起,涉案金額達10余萬元。
他們是如何利用游戲點卡套現的呢?辦案民警發現,林某等人在對方買好游戲點卡后,都會聲稱為了證明讓其發送訂單號截圖,而他們就利用訂單號套出對方先前購買的游戲點卡密碼,再轉手賣給二手商家,以此騙取錢財,等買家發現時已經錢財兩空了。
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灰色產業鏈呈職業化專業化規模化特點
浙江省網警總隊相關負責人介紹,2012年至2013年,互聯網購物網絡規則發生變更,網絡交易平臺均加大了對“炒信”等虛假交易的查處力度,但“炒信”灰色產業卻沒有消失。而且,由于買賣雙方虛假交易的巨大需求及高額獲利,催生了一個從廣告發布到快遞乃至交易的產業鏈,并呈現出職業化、專業化的特點。
這位負責人說,各個“炒信”組織內部分工明確,有獨立的行規、準則。而在虛假交易的各個環節中,上下游行業分工更明確,涉及手機服務商的驗證、快遞公司甚至欺詐團伙,產業鏈的規模也越來越大。
2014年5月下旬,浙江公安機關對江蘇鹽城人李某組建經營的“零距網商聯盟”展開調查,查明了這個新型“炒信”平臺的基本運作模式:賣家進入“炒信”平臺的首要條件就是報名;報名之后會有專門的所謂管理人員給予報名表;并根據賣家的等級繳納管理費用。通過審核之后,每一位賣家會被分入對應的“語音房間”,可根據自身的需求發布需要炒作的產品、價格、銷售數量。隨后會有買家操手根據賣家需求接下這筆虛假交易。通過與模仿真實買家的行為:搜索、查看、交談、拍下物品、付款、收貨、好評,從而形成一次虛假交易。賣家不僅僅會通過線下返還買家支付的金額,還會支付買家操手物品交易額的3%至10%不等的傭金。而組織者則從整個環節中獲取入盟費、保證金等資金。
警方介紹,“零距網商聯盟”在“炒信”過程中非法獲利的途徑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每個入會會員繳納的540元會員費和培訓費的收入;二是賣任務點的收入,平臺在每筆“炒信”活動中抽取10%的點數,后以每個點5元的價格出售獲利;三是幫助別人“炒信”獲利,平臺幫助他人完成虛假交易獲取任務點后再出售;四是銷售空包獲利,通過代售快遞空包的差價獲取利益。
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賈炯表示,據統計,類似這樣的虛假交易平臺,在網絡上至少有上百家。
記者觀察:網絡刷手已然泛濫 欺騙手段層出不窮
在搜索欄中輸入關鍵詞“淘寶 刷手”,竟有近千條淘寶刷手的廣告帖子。雖然帖子的轉發和評論者寥寥無幾,但“網絡刷手”儼然已經成為不少人的“撈金工具”。記者了解到,“刷單信譽”上當受騙的不僅僅是網購消費者,像雷先生這樣急于提升店鋪人氣的淘寶小賣家反成受害者的案例也不在少數。
另一位廣州街坊劉女士同為網絡刷單騙局的受害者,她的遭遇也很“雷人”。去年開始做淘寶生意的劉女士,開的是一家化妝品店。一些網絡刷手主動找上她,提出免費幫她刷信譽,沒有效果不要錢。“刷手”們還給劉女士提供了不少以前運作的案例。見效果不錯,劉女士就讓“刷手”們開始運作。事成之后,劉女士按事先談好的價格付了款,誰知緊接著不可思議的事兒發生了。付款后第三天,這波刷手突然在商品評價下給了差評,劉女士則再也聯系不上刷手。后來她才知道,這是網絡刷單手的“自我保護”常用手段,由于他們基本上就是幾個固定IP,很容易被網購平臺查出來,所以要通過差評的方式洗脫“刷單手”嫌疑。一次“刷單”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劉女士對此后悔不已。
此外,網店只要雇來網絡刷手,等于授人于柄,刷手以舉報相威脅,脅迫眾電商賣家“互刷”,從中獲取利益。
商家態度:淘寶嚴處刷單 情節嚴重賣家將會被封店鋪(羊城晚報)
此外,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淘寶對于刷單刷信譽的處罰很嚴厲,一旦被發現,不僅會被公示警告,還會降低店鋪信用度,情節嚴重者則會被凍結賬戶甚至是查封店鋪。然而,一批又一批的淘寶商家不惜冒著巨大風險,一而再再而三地請刷手提高店鋪銷量,為什么呢?“像我們小商家,如果你不找刷手的話,根本生存不下去,因為沒有那么大資本去推廣,”雷先生說。
警方提醒
代刷信譽度的騙局,犯罪分子往往打著“代刷信譽度賺傭金、門檻低、高回報、零風險”的旗號,謊稱招兼職人員為電商提高信譽度,讓應聘者向指定電商購買商品后為電商點擊好評,事后雇主將本金及利息返回,后再利用其他手段騙取錢財。
廈門警方提醒:虛假的交易方式本身就是具有欺詐性質的行為,淘寶明文禁止,類似找兼職的都是騙局;卡單、掉單、激活訂單等多為詐騙用語,見此類詞語,基本可斷定對方是騙子。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