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表示,財政與經濟改革(包含印度2014/2015財年中期預算)如果實現的話,將對主權信用有利。然而,該政府三年內增長恢復至7%-8%與維持緊縮的財政整頓道路的目標似乎有些雄心勃勃。 實現增長與財政赤字目標所 ...
惠譽表示,財政與經濟改革(包含印度2014/2015財年中期預算)如果實現的話,將對主權信用有利。然而,該政府三年內增長恢復至7%-8%與維持緊縮的財政整頓道路的目標似乎有些雄心勃勃。
實現增長與財政赤字目標所必要的關鍵政策的實施仍然存在不確定性與風險。財政部長阿倫.賈特利維持前政府2015、2016和2017財年分別實現GDP的4.1%、3.6%與3.0%的預算赤字目標。相比這下惠譽的同期預測為4.6%、4.1%和4.0%。惠譽不確定的是,在沒有進一步加強稅收或節省支出措施出臺的情況下,政府如何實現其目標。
賈特利先生已經聲明財政整頓由稅收主導,強調推行新商品與服務稅收,打擊影子經濟,從強勁的經濟增長中獲取更高的稅收。然而,這些政策存在實施風險。商品與服務稅收將需要國家層面的協定,而且待定的是談判之后新稅收的形式是怎樣的。
相對2013和2014財年約2580億盧比的數據,6342億盧比的預算撤資目標似乎有些雄心勃勃。2014年撤資并沒有達到初始預算的5580億盧比金額。
進一步的財政風險可能存在于政府對公共部門銀行業進行資本重組的承諾。預算包括現在和2019財年間公共部門銀行業2.4萬億盧比的投資。這與惠譽自身的預測大體一致,但是如果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比當前想象的要糟糕的話,中期內這可能成為財政滑坡的一大來源。
然而,政府赤字與增長目標相關的一些滑坡也不一定會對評級造成負面壓力。
新一屆政府,如普遍預期,在其首次預算中注重提升海外資本的獲取和鼓勵投資。國防與保險行業的國外投資資本從26%提升至49%,同時城市營建業也向海外直接投資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