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內債券市場出現首單違約,“11超日債”無法兌付利息事件大幅推高了投資者對信用債券風險的擔憂,高收益債市場利率一再飆漲。不少人士分析表示,今年隨著金融業去杠桿化,信用債風險爆發,債券利率水平會 ...
上周,國內債券市場出現首單違約,“11超日債”無法兌付利息事件大幅推高了投資者對信用債券風險的擔憂,高收益債市場利率一再飆漲。不少人士分析表示,今年隨著金融業去杠桿化,信用債風險爆發,債券利率水平會迎來一次重估,中低等級產品的信用利差將面臨擴大壓力。
● 黃倩蔚
超日債違約
引發市場利率分化
今年初,由于流動性相對寬松,債券備受追捧展開了一波牛市,信用利差從歷史高位明顯收縮到歷史中性水平。數據顯示,1月份以來,短端國債收益率下滑明顯,長端國債收益率下滑較小。通常年初的信貸投放較快,1~2月份也不例外,1月份新增信貸1.32萬億元,債券市場利率從1月初開始穩步下行,短期利率下行幅度較大,長端利率下行幅度緩慢。
但在信用債市場方面,高評級信用債回落幅度略大,低評級信用依然維持在高位。業內人士向媒體分析指出,超日債違約事件發生以后,高收益債反彈行情將宣告結束。后期信用利差將進一步擴大。
超日債2012年3月7日發行,發行規模10億元,期限5年,固定票面利率8.98%,每年3月7日為付息日。第二期利息的付息日是2014年3月7日,金額為8980萬元,根據公告僅能支付400萬元,償付比例不到5%。
宜信財富分析認為,這些無疑會推高債券市場的利率,因此未來債券利率高于歷史中值,可能將是常態,這也將限制債券利率的下降空間和未來債券的行情。
申萬證券分析師屈慶也向媒體分析表示,這次超日債利息無法正常兌付依然超出了市場預期,無疑會加大市場對信用風險的擔心,引發信用利差的向上重估。
實際上,從去年開始,低評級民企的信用債利率已經歷了一輪明顯的信用利差上升過程。某股份制銀行資金市場部資深債券人士進一步分析表示,目前我國信用債規模約在30萬億左右。預計今年二季度宏觀經濟可能會出現經濟下行,房地產持續降溫,商業銀行經營困難。債券也會迎來市場信用風險爆發,信用利率會進行重新估值,大中型國有企業利率大幅下降,民企利率大幅度上升。該人士分析指出,今年以來民企中長期債券產品發行已經很困難。
海通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姜超亦判斷,未來民營企業高收益債估值將受到系統性的影響,未來信用債的評級和定價將更加依據風險補償,低評級品種信用利差和評級利差會進一步拉大,意味著高評級企業和低評級企業之間的融資成本差異會擴大。
風險溢價增加
信用債定價趨于理性
東北證券研究報告中也分析認為,從長期影響看,本次超日債的違約對中國債券市場的影響是積極的,其將促使債券市場評級的深化,使得信用風險的定價和交易成為可能,對違約率和違約損失的關注將成為信用債定價體系中重要環節,信用違約工具等金融創新產品有發展的空間。
其分析表示債券市場零違約不利于企業債定價機制的形成,而政府兜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債券定價與信用評估體系相對扭曲,此次超日債的違約事件,有助于債券市場制度完善和投資者樹立風險意識,有利于推動債券市場的信用評級、監督機制、信用風險量化和風險控制進一步理順。
屈慶也表示,盡管短期內信用利差面臨重估的壓力,但在中期內還難以爆發系統性信用風險的背景下,信用利差的重估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好的投資機會。一旦短期內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充分釋放,則低評級信用債將迎來更好的投資機會。同時,可以關注一些被錯殺的品種。
投資建議 注意信用債尾部風險 高評級債券或受追捧
超日債違約事件雖然對債市帶來影響較大,但是不少研究機構都認為,投資債券要從債券類別上區別對待,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等利率債的風險較小,估值回歸的動力最大,或可以增大配置利率債。
對于信用債而言,2014年企業經營可能仍舊困難,2014年城投債大約有3000多億的兌付小高峰,上半年比較多,目前又出現了信托兌付危機的問題,所以可能有個別的違約事件發生,都會牽動信用債市場的敏感神經,對社會的影響較大。宜信財富分析師建議減少配置信用債,可以增大配置高評級AAA和AA+的債券。
東北證券業分析認為,此次違約短期會使得債市信用利差擴大,風險偏好降低,低評級債券受影響,高評級短久期債券將受到投資者青睞。債券債項下調和主體展望為負面次數增多,拓寬了中低評級債券的隊伍,加重了信用市場的尾部風險累積。
低等級信用債的調整壓力比較大,投資者要規避鋼鐵、有色、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化工、船舶、采掘等行業的債券,預防大規模信用事件帶來的信用債違約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回避低信用評級債券的違約風險,以中高評級信用債為投資標的。
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進一步分析指出,預計中國利率的拐點會發生在年中,因此預計上半年短端的利率將大幅下降。央行或在下半年下調存準率,市場擔心的高利率趨勢會在下半年趨緩。
光大銀行首席分析師盛宏清分析表示,央行上半年的基調,是保持銀行間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和適度,這給企業發債提供了有較好的條件。如果企業評級水平較高,建議在上半年流動性充裕的時候發債。“現在是發債比較好的窗口期。資金量出現寬松。債券市場和利率互換市場的利率都有下降。整個股份制銀行負債資金成本在2.6%-2.8%左右,資金水平適中預計下半年會往偏緊方向稍微發展。”
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廣東社會融資總規模達到1.38萬億元。截至2014年1月末,已有167家廣東企業累計發行各類債務融資工具532期,融資總額6123億元;1月末各類債務融資工具余額達3039億元,同比增長7.8%。銀行間市場已經成為廣東企業最重要的直接融資渠道。
監督方式防騙必讀生意騙場親歷故事維權律師專家提醒誠信紅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稅務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個人信用企業信用政府信用網站信用理論研究政策研究技術研究市場研究信用評級國際評級機構資信調查財產保全擔保商帳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訓
華北地區山東山西內蒙古河北天津北京華東地區江蘇浙江安徽上海華南地區廣西海南福建廣東華中地區江西湖南河南湖北東北地區吉林黑龍江遼寧西北地區青海寧夏甘肅新疆陜西西南地區西藏貴州云南四川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