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日商務部召開的“打擊侵權假冒”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打擊侵權假冒辦公室副主任柴海濤表示,正在建立一個關于打擊侵權假冒的誠信中央數據庫,這個數據庫除了一般的企業經營注冊登記的合法經營信息之外,明 ...
在10日商務部召開的“打擊侵權假冒”專題新聞發布會上,全國打擊侵權假冒辦公室副主任柴海濤表示,正在建立一個關于打擊侵權假冒的誠信中央數據庫,這個數據庫除了一般的企業經營注冊登記的合法經營信息之外,明年將要把全國的侵權假冒行政處罰案件的結果信息裝載到數據庫中。
柴海濤說,根據近三年的統計數字,每年涉及到侵權假冒行政處罰的案件有20多萬件。如果建立數據庫的目標能夠實現,這個中央數據庫就能夠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為廣大消費者和正常經營的企業識假辨假,不和這些“黑名單”上受過處罰的企業做生意或購買他們的商品,增加了社會透明度。
柴海濤表示,現在通過互聯網銷售假冒偽劣和傳播盜版的行為日益增多,其特點為隱蔽性強、違法犯罪的鏈條長、犯罪規模化。因此,在明年的重點工作中,將把打擊互聯網領域的侵權假冒作為重點,組織開展一系列的專項整治活動。在這個利益點上,電商運營平臺的利益和行政監管部門打擊的目標和方向是完全一致的,我們希望通過與電商運營平臺的有效合作和信息共享,盡可能縮小網絡違法犯罪的行為、數量,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統計數字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共查處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案件23.4萬件,涉案金額241.8億元。
此外,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同時表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共遭遇來自18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案件80起,案件數同比增長12%。